五年间,会发生很多事,但在朝阳区某小区内,一件邻里间的事却迟迟没有解决,好在长春市公安局朝阳区分局南湖派出所民警多次调解、反复沟通,最终为这场困扰多年的“噪声难题”画上圆满句号,获得了群众的锦旗致谢。
积怨五年:从噪音扰民到矛盾激化
“白天担心孩子跑跳,晚上怕桌椅挪动声,五年了,我几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据当事人王先生表示,自己与居民张女士为上下楼邻居,自2020年起,曾多次因张女士家中孩子跑动、家具挪动等声音过大影响休息进行沟通,但每次都不欢而散,不仅导致问题始终没能解决,还演变为长期冷战,邻里关系濒临破裂。
“孩子活泼好动难免有声音,对方反应过度,甚至半夜敲门,我们也快被逼疯了。”在民警了解事情的经过时,楼上居民张女士也这样对民警说道。
抽丝剥茧:从入户走访到巧妙劝解
面对着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的情况,民警凭借多年的社区工作经验,走访物业、调取楼道监控、询问周边邻居,固定双方“噪声争议”的客观事实,为调解奠定了基础。
在调解时,民警先是运用“背靠背”沟通技巧,分别倾听王先生的焦虑与张女士的委屈,引导双方换位思考,缓解对立情绪,同时还引用相关法律法规,解释“正常生活噪声”与“侵权扰民行为”的法律界限,建议双方通过“铺设隔音垫、约定活动时间”等方式打破目前僵局。
握手言和:从长期冷战到握手言和
在第三次调解结束后,双方当事人终于达成一致:张女士家为孩子活动区域铺设隔音垫,晚间8点后避免剧烈活动;王先生则承诺不再采取过激方式维权,遇问题先通过社区或派出所沟通。
事后,双方握手言和,市民王先生表示:“以前总觉得你们不顾及别人,现在才知道大家都不容易,以后咱们有事好商量。”张女士也回应道:“我们以后会多注意,咱们邻里住着就互相理解吧!”近日,双方共同来到派出所,为民警送来锦旗,对民警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谢。
初审:韩蕊
复审:姚丽
终审:刘海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