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就近、就便、就熟”原则,结合地域分布情况、居住集散程度、公共服务半径等实际,成功打造特色睦邻点8个,在原有“基础网格、联建网格、特色网格”三级网格服务模式基础上,将“邻”划入基础网格,以5-15户划分为一邻,构建起紧密贴合居民生活的基层服务网络;从本社区能人大户、居民代表、离退休人员等群体中推选产生邻长,明确邻长掌握社情民意、开展政策宣传、矛盾排查上报、发挥带头作用等四方面工作职责。制定社工梯次培养计划,开展“全科社工技能大比拼”活动,定期检验社工履职情况和履职水平,建立“发现—报告—解决—反馈”闭环机制,畅通基层疑难点反馈渠道,借助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方式,搭建居民意见反馈平台。线上,通过12345民生受办平台反馈入口;线下,在各个睦邻点显眼位置设置意见箱,让居民的心声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到社区管理层面,推动形成邻里有人提事、有人管事、有人追事的治理格局。同时,整合社区服务资源,将党建联建单位、驻街企事业单位、商户等资源纳入睦领点共建资源库,将社区中的老党员、老干部、老兵、老教师、志愿者等人才分类纳入人才库,制定睦邻点个性化“微服务清单”,及时解决群众需求;为进一步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设立“邻里金点子”奖励机制。鼓励居民围绕社区环境改善、文化活动开展、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建言献策,一旦建议被采纳,便给予提出者相应的物质奖励与荣誉表彰,如社区定制的精美礼品、“社区治理贡献之星”称号等,有效提升居民参与度,还为社区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意活力。
(一)丰富文化活动共享“邻里乐”。开展“睦邻+”系列主题活动,着力打造 “睦邻大集”“睦邻艺术节”等特色主题活动,携手天山社区红色艺术团在睦邻点开展“扬帆新征程 携手庆元旦”主题活动;联合宝山社区老年大学开展“迎新春 写对联”活动;组织开展“迎新春 送温暖”“灵蛇贺岁呈祥瑞 欢歌笑语贺新春”联欢会等文艺活动共6场,惠及居民1万余人,丰富了居民的社区文化活动、促进了邻里之间的交流、构建了和谐的邻里关系。
(二)挖掘社区能人推动“邻里学”。始终秉持“社区处处有能人”的理念,通过多渠道、多维度的方式深入探寻隐藏在社区中的各类人才。工作人员深入大街小巷,挨家挨户走访,与居民亲切交流,了解他们的特长与爱好,广泛收集相关信息。同时,积极鼓励居民相互推荐,形成了“邻里荐才”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已成功构建起涵盖舞蹈、戏曲、手工、书法等多个领域的“能人资源库”,联合托育机构不定期开展儿童绘本、亲子手工、科学大讲堂等学习型活动13场,让居民们在展示才艺中增加友谊。
(三)撬动各类资源助力“邻里助”。采取“共性+个性”的服务方式,根据小区特点和居民需求,提供包括帮困助残、为老为小、文化体育在内的多种公共服务项目。同时,积极借助社会资源和社区内生资源,在“邻里”范围内设置个性化的服务项目。依托党建联建、志愿者等不定期开展便民服务活动,为居民免费提供量血压、测血糖、理发、磨刀等服务30余次,解决居民问题64个。
下一步,泰山街道将持续以睦邻点为抓手,紧紧围绕居民群众所需所盼所想,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充分整合辖区特色资源,营造与邻为乐、与邻为善、与邻为亲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