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国家宪法日?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也称“母法”。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之所以选择这一天,是因为中国现行的宪法是在1982年12月4日正式实施的。
宪法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也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我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斗争和根本成就,确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整体,确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领导核心、指导思想、发展道路、奋斗目标,规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规定了社会主义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等等。
宪法的地位如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宪法规定了哪些内容?
现行宪法分为: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徽国歌首都,五部分内容。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共四章143条。
其中,第一章“总纲”,规定了国家的各项基本制度等内容。例如,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
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规定了诸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宗教信仰自由、劳动、受教育、依照法律纳税等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国家机构”,规定了国家机构的职权与组织形式。
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规定了国家标志等。
今年是第几个国家宪法日?
2014年11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表决通过,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活动。今年,我们迎来了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
现行宪法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几部宪法?
新中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1975年、1978年、1982年通过四部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改。2024年全国“宪法宣传周”活动于12月1日启动,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日前,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印发通知,以“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在全国组织开展2024年“宪法宣传周”活动。今年“宪法宣传周”活动时间为12月1日至7日。
来源:区法学会
初审:刘正道
复审:杜 赢
终审:赵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