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法治建设
法治建设
织密社会治理网 绘就和谐新画卷
西安区综治中心积极探索创新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作模式,聚焦源头治理,整合多方资源,以化解群众诉求、调处矛盾纠纷、强化诉源治理、处置突出问题为主要任务,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精细化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努力实现基层社会治理服务“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统筹资源,构建社会治理“一张网”。西安区委高度重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按照“区分类型、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建设原则,建立明责、履责、问责的全程责任体系。通过组建工作专班,召开专题会议、座谈会、协调推进会、培训会等,及时了解中心建设情况,研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调动各级各部门参与综治中心工作积极性。同时,科学优化平安建设组织布局,按照“重点部门常驻、主要部门轮驻、其他部门随驻”的方式进行组建,采用“268+N”模式,全面整合具有群众诉求调处化解和公共服务管理工作职能的部门资源开展派驻工作,目前已建设2个服务台、6个接待窗口、8个功能室,并接入社会治理综合信息平台。此外,灯塔镇和六个街道综治中心全部完成“1窗+2室”建设,实现了“基层党建+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和良性互动。
创新联动,打造矛盾化解“终点站”。依托综治中心和社会治安综合信息平台聚合多元化解方式,实行群众诉求事项“一窗式”受理、“一网式”登记、“一站式”管理、“全链条”处置,推进职能部门和村、社区的资源整合,打造区、镇街、村(社区)三级贯通的社会治理综合信息平台,集中接收群众提出的各类诉求。同时,围绕提升综治中心社会治理效能,整合平安志愿者骨干、物业公司负责人、乡贤等资源,组织各类社会组织进网格,打造“老书记”工作室、社工服务站、“百姓说事点”等特色基层治理载体,形成中心力量、社会力量和公众力量等多元主体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科学设置职能部门考核办法和网格员“235”工作法,推进基层服务管理工作方式从粗放向精细转变,从管理为主向服务为主转变,从相对封闭向更为开放转变。
贴近群众,架起党群干群“连心桥”。西安区综治中心坚持以解决人民的诉求为出发点,把汇聚民智民力、赢得民心民意作为重要着力点,持续让人民群众更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充分发挥专业调解职能,设立“伟东调解室”和“家事调解室”,与派驻中心法庭形成诉调联动机制,为家事纠纷提供“诊断、修复、治疗”服务,有效做到“为社会减压、为家庭疗伤”。充分发挥调解员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的特殊作用,在调解的同时为来访群众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保障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此外,依托社会治理服务综合信息平台,规范“前端发现报告—网上流转移交—部门联动处置—全程跟踪督办—结案核实评价”全流程闭环,有效提升问题发现处置能力和效率。综治中心运行以来,共处理事件34360件,接待群众700余批2000余人次,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认可和赞誉。
如今,西安区综治中心正以全方位、精细化的服务,切实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更有保障,幸福感更可持续,满意度更上台阶。下一步,西安区综治中心将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服务群众能力水平,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西安、法治西安筑牢坚实根基。
辽源市长安网

网站声明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 中共吉林省委政法委员会 吉ICP备1020179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