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平安建设
平安建设
辽源公安全力推进110综合警务高质量发展

指挥中心110是公安机关的第一窗口和形象,是公安机关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桥梁。多年来,辽源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坚持将群众期望作为日常工作的出发点,将群众评价作为衡量窗口服务的风向标,始终坚持“把满意体现在与群众的每一次通话中”,着力构建有温度有态度有满意度的警民关系。


“察民意”“听警声”


为妥善处理好察民意与听警声的关系,情指中心深度参与警情处置,坚持每一起警情从处置到反馈流程全跟踪,及时掌握接处警各个环节的响应时间、处警规范、民警工作态度、案件受理情况以及群众满意程度等涉及群众利益的细小环节。对回访不满意的警情,敦促警情处置单位采取民警上门面对面形式开展回访。


辽源110定期委托第三方开展民意测评,以“服务群众是否到位、处置结果是否满意”为标准,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群众满意度,2016年以来,群众满意率均保持在98%以上,连续6年位居全省前列。今年以来, 110共回访报警人47586人次,满意47561人次,满意率为99.99%。


为更好的听取群众心声,辽源110完善以微信群、微博、互联网门户网站等网络对话渠道,全方位接纳、吸收社会各界对110接处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坚持群众满意与民警认可有机统一,切实让全警从内心深处认同理解践行“民意110”,更加自觉地履职尽责、服务群众。


群众“要什么”公安“给什么”


“面对每一个诉求电话,辽源110要求绝不简单地回答,‘这事儿不归我们管,这事儿我们管不了’,‘民有所呼,我由所应’是新时代辽源110的工作准绳。”辽源市情指中心主任钱乃臣这样说到。


辽源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既是接警中心,也是便民服务中心理念, 让人民群众感觉到有困难、有为难的时候,人民警察随时都在身边。随着社会形势发展日趋复杂,群众诉求逐步多样化,政府职能愈加精细化,一些时候群众不知道自己的事情该找谁解决,而群众面对困难,第一时间想到了就是拨打110。


面对新形势、新问题,辽源市公安局始终坚持以民意为牵引,靠前一步、主动作为,积极推动业务前置,扎实推进非警务警情实时分流工作,联合市政数部门制定出台《辽源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与110报警服务台对接联动工作机制》,将110、12345政务热线等各类民意数据实时全量接入平台,充分倾听群众呼声,真正使出台的政策、推出的举措与群众要求、基层期盼无缝衔接、同频共振。面对群众的困难诉求,归属公安机关管辖的,立即指派流转处置,不归属公安机关管辖的,接警员立即负责联系其他涉事单位,第一时间通报有关部门主动联系报警人,积极协调解决。时刻让人民群众感觉到110在对面群众诉求时,尽职尽力、热心诚心。2016年以来,辽源110办理群众来电诉求8.2万件,分流非警务警情4万余起,真正做到让群众一个电话就解决问题。


群众“急难愁盼”公安“在听在办”


“群众满意是最高标准”,对于群众反映的个性诉求问题,辽源110突出快办、办实,减少流转环节、紧抓办理质量。对共性疑难问题,则进一步理顺条线与板块关系,共推动解决深层次共性问题。通过对民意数据的汇总,针对群众意见集中的领域性、区域性民生问题,实行会商机制,研究解决民生实事。听民声、解民意、重沟通、促规范、筑民安,以效能化、精细化扎实服务群众工作,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新期待、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新要求,认真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辽源市公安局以警务实战化为载体,以规范接处警执法行为为抓手,将不断健全接处警工作机制,全面提升“110”警务实战化、执法规范化建设水平,着力打造反映最快、处置最稳、执法最优、群众满意的“110”优质品牌。

辽源市长安网

网站声明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 中共吉林省委政法委员会 吉ICP备1020179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