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枫桥经验 建立多元解纷体系 推动基层诉源治理走深走实

    近年来,磐石市人民法院贯彻省法院关于诉源治理的部署要求,深度聚焦基层治理法治需求,充分利用各类解纷资源力量,建立“联动融合、力量下倾、分层递进”的多元解纷体系,实现矛盾纠纷消解在诉前、化解在基层,新收诉讼案件连续两年实现负增长。在近日吉林省委政法委召开的“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经验交流会”上,磐石法院作了经验交流发言,该经验做法已入选中央政法委《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创新经验汇编》。

建立联动融合机制

促成诉前调解“从分到合”

     融合多方力量,用共建共治“大合唱”代替法院“独角戏”。与辖区乡镇结对联动,让法院诉调中心入驻市综治中心,融入基层综合治理大格局。将万人成讼率、“无讼村”创建纳入平安建设考核,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主动对接乡镇平安办、司法所、派出所等基层单位,分别成立调诉联合党支部,建立起联动联调机制。开展“无讼村”法治共建活动,构建起“庭、站、点、员”纠纷预防化解网络,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2020年以来,26个“无讼村”示范点基本实现“少讼少访”向“无讼无访”转变,所辖9个镇街新收案件同比下降35.24%,其中“无讼村”示范点富太镇长岗村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和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称号。

推动力量下倾下沉

实现矛盾纠纷“诉前过滤”

     深入群众释法。以诉服中心“第一课堂”、审判法庭“中心课堂”、人民法庭“巡回课堂”为载体,组织“普法宣讲团”、驻村第一书记等,深入农家院开展“民法‘典’亮生活”系列活动,让“无讼”理念深入人心。走进网格息事。依托“百姓说事点”“法官进网格”机制,组织113名法官和司辅人员进入1320个网格,形成社区网格员、调解员、陪审员、员额法官组成 “四员”递进解纷模式,对没有经过村级“过滤”直接进入诉讼的纠纷进行“私人订制”,邀请老党员、乡贤等,以情、理、法、俗调处矛盾。前移关口诉调。在村级综治中心建立“综合诉调对接室”、法官说法工作室,张贴联系卡,方便当事人远程立案、诉前调解等工作,让村巡回审判服务点与司法行政服务站无缝对接、一体化运作,实现诉前、诉中案件联调联动。

实行分层递进模式

助推源头预防“有的放矢”

进村屯敲门解纷。与村镇综治中心紧密联合,常态化开展 “敲门行动”,针对多发易发纠纷点,实施重点人员“逐个排查”、重点地段“反复排查”、重点时期“专项排查”,让矛盾纠纷诉前化解。在街道社区定向解纷。与街道社区共建“矛调议事会”“爱心法庭”,联合开展物业纠纷等批量案件调处。针对家事、金融、道交等重点领域精准施策,形成婚姻家庭纠纷解决“4+3”工作法、金融解纷“特邀调解+律师调解+赋强公证”基层治理新路径、“道交一体化”联合办公办案新模式,有效提高纠纷解决质效。与行政机关攻坚解纷。与党委政府联合开展依法行政专题讲座,举行行政审判实务研讨会和“融合党建开放日”等活动,对于涉村级债务、征地拆迁、旧区改造等案件,引导涉纠纷行政机关主动作为。

磐石市长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