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安网
当前位置: 首页>法治建设
法治建设
析纠纷明边界 传法律助农兴

为深入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扎实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近期,榆树市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前往榆树市农业农村局高素质农民班,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业有序发展”为主题,开展了为期三天的系列普法教育课程,为百余名学员送去了一场干货满满的“法律盛宴”。

课程中,副庭长采用“法律条文+典型案例”的教学模式,围绕民法、刑法、网络犯罪三大板块展开深度讲解。在民法领域,重点解读了农村土地承包法、种子法中关于土地流转、经营权保护、农资质量维权等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法律条款,结合审判实践中遇到的邻里宅基地纠纷、农作物侵权赔偿等案例,生动阐释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法治理念。针对刑法部分,他聚焦农村常见的故意伤害、聚众斗殴等邻里冲突引发的刑事案件,通过“案说法、法析理”的方式,警示学员们要树立法治底线思维,依法理性处理矛盾纠纷。

在网络犯罪防治模块,副庭长结合榆树法院近三年审理的涉“两卡”犯罪案件,深入剖析了电信网络诈骗在农村地区的新动向、新特点。他以自己审理的“网络寻衅滋事案”为例,详细解读了“网络侮辱行为浏览量超5000次即构成犯罪”的量化标准,用“卖卡获利获刑”的真实案例警示学员警惕“小利换重罪”的法律风险,特别强调“两卡犯罪”将导致“五年内暂停非柜面业务、限制新办电话卡”等信用惩戒后果。针对老年人防骗问题,他现场教授“不点击陌生链接、设立小额消费账户、境外来电主动关停”等实用防骗技巧,提醒学员遇到“冒充公检法要求转账”等情况可立即拨打110或通过“国家反诈中心”APP验证。

此次系统普法课程不仅帮助学员们明晰了生产经营中的法律边界,更培养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学员们纷纷表示:“法官用身边事讲法,让我们真正明白法律既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也是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这样的普法太必要了!”


初审:韩蕊
复审:姚丽
终审:刘海波

分享到:
长春市长安网
吉林省长安网

主办单位: 中共吉林省委政法委员会 吉ICP备10201797号-3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