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贺 吉林省长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吉林省长春市政法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着力建设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长春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贡献政法力量。
一、优化法治供给,建设亲商惠企“平安港”
以法治之力激发市场活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经济健康运行,需要坚实的制度保障。为此,长春市政法机关不断提高法治供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运用法治方式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市场信心。
强化政策制度保障。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我们始终秉持在法治框架内调整经营主体利益关系的理念,逐步形成了以地方性法规为主体、规范性文件为配套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制度体系。推动制定《长春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长春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文件,打造各类经营主体平等发展的制度环境,为企业合法经营提供有力支撑。
强化数字智慧赋能。作为法律服务高地“样本工程”的长春智慧法务区自2022年7月揭牌运行以来,已汇集知识产权、破产、互联网、国际商事、金融、环境资源6个专业法庭,入驻法务机构26家,集聚知识产权代理服务机构97家,法治业务不断拓展、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对外影响力不断提升。同时,建设“智慧法务云平台”“大数据可视化平台”“长春智慧破产系统”,打造远程会见、云庭审、智慧审判、12348热线等一批智慧法务应用场景,让企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精准的法律服务。
强化联动协同合力。全市政法机关不断推进多部门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合执法、协同治理。市法院会同省证监局、市工商联、市金融办等单位签署《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的合作协议》《证券期货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合作备忘录》等文件。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建立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常态化联席会议机制。通过不断优化力量统筹、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同作战的机制模式,推动形成行政与司法协同保护格局。
二、优化权益保护,构筑护商安企“护城河”
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是政法机关的职责所在。长春市政法机关跨前一步、主动作为,探索了一系列务实举措,确保各类经营主体放心投资、专心创业、安心经营、舒心发展。
在“防”上下功夫。全市政法机关多措并举,推动实现“有病早医,无病预防”目标。注重强化涉企巡防,加大企业周边社会面巡逻防控力度,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内部安全机制,提升企业安全防范能力。注重防范涉企风险,组织专业律师团队深入企业开展免费“法治体检”,为企业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近3000万元。推动15家基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入驻辖区综治中心,支持成立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形成矛盾纠纷化解立体格局。注重优化普法宣传,开展“营商环境宣传周”“服务企业月”等活动,通过公众开放日、观摩庭审等多种普法形式,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在“治”上下功夫。全市政法机关牢固树立“法无禁止即可为”的法治理念,从有利于企业生存发展的角度出发,让执法司法有力度更有温度。坚持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在全市范围深入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四张清单”和“首违不罚”工作制度。依法审慎适用强制措施,严格落实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慎重决定是否适用查封、扣押、冻结措施及适用范围,最大限度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严格规范执法司法行为,建立政法系统纪律作风建设研判协调机制,开展政法领域损害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执法司法突出问题专项督导检查,以公正执法司法促企业健康发展。
在“惩”上下功夫。全市政法机关立足职能,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坚决维护经济金融安全。依法严厉打击涉企违法犯罪,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持续净化重点行业领域经营环境,依法惩治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和企业内部人员犯罪,有力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长春知识产权法庭与市市场监管局、北科建长春北湖科技园创建“北湖科技园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示范站”,支持企业创新成果快速转化、快速保护。依法严惩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犯罪,有效保护企业品牌利益和市场形象。切实维护胜诉企业合法权益,不断完善执行联动机制,设立“法院查控+不动产登记”查控专线,打通司法护企“最后一公里”。
三、优化法律服务,开通暖商助企“直通车”
法律服务是帮助企业预防风险、解决难题的有效方式,最终目的是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提振发展信心。长春市政法机关持续为企业提供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法律服务,以高质量法律服务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深化“一对一”服务。坚持问情于企、问需于企、问计于企,为企业提供“一对一、面对面”服务。市委政法委定期组织召开法治化营商环境座谈会,与外埠商会会长及企业家深入交流,推动破解重点难点问题。市法院通过“活封活扣”“置换担保”等方式帮助千余家企业渡过难关,并指导双阳区法院创新开展“啄木鸟式”法律体检和合规服务计划,对辖区内120家工商联会员全覆盖式问需问策。市司法局持续推进“万人助万企”专项行动、“服务实体经济 律企携手同行”主题实践活动。
深化“一揽子”服务。坚持以全面深化政法领域改革为引领,努力把“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落到实处。市检察院充分利用12309检察服务中心平台,开辟企业维权“绿色通道”,实现涉企案件快速流转、优先办理、重点监督。市公安局打通户政、出入境、交管业务平台系统,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市18个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窗口“一窗通办”。市司法局开通“公证便民助企直通车”,公布46项“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和42类180项公证事项证明材料清单,切实做到“无事不扰、有事必应、马上就办、办就办好”。
初审:韩蕊
复审:姚丽
终审:刘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