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治中心是干什么的?相信很多老百姓还不了解。它指的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简单地说,这是由市委政法委牵头,在全市范围内为老百姓建设的“说理的地方”。截至目前,我市共建成县区级综治中心11个,街道(乡镇)综治中心222个,村(社区)综治中心2721个,基本实现了全覆盖。综治中心,正以其日渐完善的功能和专业化的法治服务成为全市矛盾纠纷化解的枢纽。
日前,市民张女士将一面锦旗送到了南关区综治中心主任周冬冬的手中,对综治中心表示由衷的感谢。此前,她的母亲在乘坐出租车时遭遇车祸,对方拒绝赔付。张女士作好了“长期战斗”的准备,准备走法律诉讼程序。
到南关区综治中心只是要做个咨询,没想到进了这个门儿,她的事情就直接解决了。
市民 张女士:综治中心的同志主动帮我跟对方车主进行协商和沟通,我们的医药费已经得到了赔偿。原本觉得我这事儿肯定得很久,但没想到三个工作日就解决了,让我非常惊讶。
南关区综治中心主任 周冬冬:家事方面的、婚姻调解方面的,包括一些道路交通的、医疗卫生的、物业等各方面的矛盾纠纷都可以在我们这里得到化解。如果说化解不成功,我们还有很多出口,比如说走信访途径、走劳动仲裁,最终还有法院。
在县区一级综治中心,可以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儿”。在这里,诉讼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信访接待大厅等“多中心合一”,政法委、信访局整体进驻,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人社、市场监督、交警等矛调事项较多的部门和法律援助、高校、协会等组织常驻,其他关联部门和社会组织随驻,做到矛盾纠纷化解部门对口、专业匹配、调解权威。
二道区综治中心主任 宛迪: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调处了11674件矛盾纠纷,全域化解率达到99.74%,这是非常高的。而且对老百姓来说,二道区综治中心已经成了矛调解纷的终点站。
街道一级综治中心上接县区,下连各个社区,承上启下,是矛盾纠纷化解的“中转站”,也是全市三级综治中心建设较为关键的一环。
在朝阳区永昌街道,记者看到,通过眼前这个信息平台,可以实现三级综治中心信息共享,现代科技与基层社会治理实现深度融合。
朝阳区永昌街道平安建设办公室主任 徐亚芳:引导我们的居民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些矛盾纠纷事件进行拍摄,向平台上传,让矛盾纠纷“人人发现、人人反馈”。我们通过平台接入的公安天网以及鹰眼等500余路的视频监控,使我们能够对辖区的重点场所区域进行24小时的多方位监控。
绿园区青年路街道银融社区党委副书记 王丹:市委政法委为我们研制开发了长春市市域信息治理平台。我们所有的纸质版工作都转化到这个平台,实现了从“纸”到“智”的转变过程。
目前,我市基层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社区处理不了的,通过信息化系统上传到街道一级,街道处理不了的,再上传到县区一级。我市正不断探索三级综治中心指挥一体化、工作集成化、力量多元化模式。
初审:韩蕊
复审:姚丽
终审:刘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