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大半年,就盼着工资养家,多亏法官帮忙,钱终于拿到手了!”徐某紧紧握着法官的手,满是感激。这是榆树市人民法院市区人民法庭庭长化解一起劳务报酬纠纷的暖心一幕,让劳动者的“辛苦钱”不再难拿。
2024年,徐某受雇于赵某,双方建立事实劳务关系。徐某按照赵某的要求从事工作,却在2024年9月1日至12月28日期间遭遇劳务费用拖欠。这期间包含4个加班日,合计18300元。多次协商中,赵某以资金周转等理由拖延支付,徐某无奈之下,向榆树法院提起诉讼。
庭审中,双方各执一词。被告赵某称未对账核算,拒绝支付;原告徐某坚持自身权益受损。法官仔细梳理案情,发现案涉劳务报酬系口头结算,无书面凭证,但结合录音证据,权利义务关系清晰。
考虑到案件涉及劳动报酬,法官秉持司法为民理念,持续做双方工作,采用“背对背”沟通方式进行调解。最终,在法官法与情的双重引导下,双方达成一致。赵某当场一次性付清劳务款,徐某的烦“薪”事圆满解决。
初审:韩蕊
复审:姚丽
终审:刘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