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网”寻破局之法
“真是太高效了!原本以为要跨省奔波的送达任务,依托‘一张网’和兄弟法院的协助,短短几天就圆满解决。”榆树市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法官看着刚收到的文书送达凭证感慨道。
今年十月,承办法官受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后,第一时间按原告提供的地址邮寄诉状副本、举证通知等法律文书,却因“地址不详”被退回。被告住所地远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若派办案人员专程跨省送达,仅往返路程就需四五天,不仅要承担高额差旅成本,还会严重拖延案件审理进度。正当为这一困境一筹莫展时,法官想到了最高人民法院部署建设的“全国法院一张网”数字化平台。登录平台后,法官迅速检索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的联系方式。电话接通后,对方告知其院内设有专门的送达中心,可提供协助送达服务。这一消息让法官喜出望外,随即立即整理委托材料,依法办理委托送达手续并寄往阿克苏法院。
跨域协作促高效服务
按照传统模式,跨域送达往往耗时耗力,而“一张网”彻底打破了地域壁垒。令法官意外的是,即便法律对该类协助事项无硬性规定,阿克苏法院仍高度重视,送达中心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开展送达工作。
更令人感动的是,阿克苏法院干警不仅高效完成文书送达,还主动延伸服务:耐心与当事人沟通,协助其规范填写《当事人地址确认书》,仔细核对并获取涉案合作社的营业执照影印件,随后将完善后的材料与送达凭证一并加急寄回榆树法院。这种“一站式”服务,让跨域送达从“任务执行”升级为“司法协作”,成为打破地域壁垒的“司法连心桥”。
智慧司法显协作典范
收到材料时,法官算了一笔“效率账”:此次委托送达为法院节省两名办案人员及差旅费用,更将原本可能耗时半个月的送达流程压缩至3个工作日。而完善后的《当事人地址确认书》,明确了当事人有效联系方式,为后续庭审通知、裁判文书送达等环节扫清障碍,最终助力案件顺利审理。
如今,该案已顺利进入履行阶段。从榆树到阿克苏,从“千里奔波”到“分秒必达”,“一张网”破解的不仅是跨域送达的时空密码,更打通了司法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未来,随着智慧法院建设的持续推进,这张网必将释放更大的能量,司法服务必将更高效、更便捷、更温暖。
初审:韩蕊
复审:姚丽
终审:刘海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