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船营区致和街道北寺社区获悉,该社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立足民族团结融合,创新推出“3445”解纷工作法,走出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融合“3个阵地”,拓宽法治引领“新赛道”。融合白姝异民族特色调解室、“同心驿”法律服务站、“民族说法驿站”3个主阵地,常态化开展主题党日、法治大讲堂、法治咨询、法律宣传等活动50余次,打造互融共通的“法治共同体”模式。2024年以来,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80件。
建强“4支队伍”,走出平安建设“新路线”。建强多元矛盾调解、法律专业服务、党员干部志愿服务、居民志愿服务4支队伍,发挥群防群治力量,夯实平安建设防线。2024年以来,法治宣传咨询活动受益居民580人次,居民志愿服务队伍搜集矛盾纠纷线索60余条,将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
完善“四级调解”,探索多元解纷“新路径”。推动一级网格调解、二级分流调解、三级专业调解、四级联席调解,强化矛盾纠纷源头排查化解,立足“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持续打造独具民族特色的“和谐平安社区”。2024年以来,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4件,做到了应解尽解。
建立“5个机制”,构建和谐稳定“新格局”。健全完善走访排查、多元解纷、跟踪反馈、学习交流、协调联动等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努力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提供坚实保障。将每月第一周星期四定为“民族社情民意搜集日”,让居民有地方说事、理事、议事、办事。整合“无讼社区”示范点、“法官说法工作室”和“李杨民族说法驿站”功能作用,打通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法律援助专属通道。多元解纷机制运行以来,开展法律咨询服务20余次,举办法治讲座17期,受益群众500余人。
初审:马千卓
复审:徐婧
终审:赵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