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春市绿园区人民法院立案二庭凭借“靠前一步、主动服务”的司法理念和专业高效的纠纷解决机制,仅用7天时间,成功调解了一起企业间货款拖欠纠纷。此案的高效调解,正是绿园法院持续发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以“司法之盾”护航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2023年6月,原告某矿粉公司与被告某建材公司签订了矿粉购销合同,约定由某矿粉公司向某建材公司供应矿粉。某矿粉公司按约履行完毕后,某建材公司却迟迟未能付清尾款。截至2025年1月,某建材公司仅给付5万元货款,剩余6万余元至今未给付。某矿粉公司经多次催要无果后,将某建材公司诉至法院。
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廉洁经细致研判,敏锐地捕捉到该案的“可调性”。她主动对接双方当事人,倾听双方的“委屈”与“难处”。原告表示,这6万余元卡住了原料采购的“命脉”,是维系生产的“救命钱”;被告则坦言,近期确实资金吃紧,“绝非故意拖欠”。在准确把握双方核心关切后,法官立即组织双方当事人开庭调解。调解中,法官一方面从法律角度向被告公司阐明拖欠货款的法律后果和潜在风险;另一方面从商业信誉、长远合作、诉讼成本等维度展开分析,引导双方换位思考。
在法官的耐心沟通与引导下,双方消除隔阂、达成互谅,当庭签订了调解协议。被告承诺,在协议签署后24小时内一次性偿还欠款6万元。随后,被告如约偿还了6万元欠款。收到欠款的那一刻,某矿粉公司负责人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这钱来得太及时了!解决了燃眉之急,我们终于能去采购那批紧缺的原料了,生产线不用停了!”至此,该案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