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春市绿园区人民法院合心法庭以定分止争为己任,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切入点,成功调解一起涉企纠纷,使双方多年的合作伙伴关系得以延续,既有效保障了企业合法权益,又维系了双方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某线缆公司与某智能制造工程公司系长期合作伙伴。2022年至2024年间,双方签订了26份采购合同,约定由线缆公司向制造公司供应电线电缆材料,制造公司收货后支付货款。线缆公司按约履行了供货义务,但制造公司未能如期付清全部货款。2023年底,双方进行对账,制造公司确认欠款事实并出具了对账函。此后,线缆公司继续供货7次,制造公司仅支付了部分货款。截至诉讼时,制造公司尚欠付货款92.56万元。
该案于7月11日立案,恰逢初任法官郭凯正式到合心法庭报到,这也是他履职后独立审理的第一案。受理案件后,法官郭凯第一时间审阅案卷,梳理双方核心诉求和关键证据,并多次与双方企业沟通。本着助企纾困的思路,开庭之前,法官郭凯耐心细致地为双方当事人想办法、出点子、定方案,求同存异、抓大放小,引导双方达成了基础共识。庭审中,在法官郭凯的主持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被告制造公司于年底前将全部88.55万元货款支付完毕,原告线缆公司则放弃其他诉讼请求。同时,为避免再次发生此类案件,双方在法官郭凯的建议下建立了函件协商机制。庭后,两家企业握手言和,并表示对后续合作发展充满信心。
调解完毕后,法官郭凯打开涉企纠纷台账,写下:“持续关注案件执行是否到位”。此案只是绿园法院诸多法官立足职能、服务大局的一个缩影。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一直以来,绿园法院始终坚持“如我在诉”理念,充分发挥调解优势,不断加强对企业合法权益的司法保护力度,稳稳当当、扎扎实实地做好基层审判工作,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