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法官,我是王某的老伴,也是案件代理人,想问问我老伴的赡养费什么时候能执行到手,我和老伴快80了,身体都不好,说不定哪天就……”这起案件的执行员陈晓宇一周内已接到了5次电话,每次和老人通话的内容除了询问案件进展外,大多是对“不孝”女儿的痛斥……
近日,抚松县人民法院的法官干警经过不懈努力,成功执结一起女儿拖欠母亲赡养费案件,最终法官通过法律及亲情加持,力促双方达成和解,也让积怨已久的母女俩重拾亲情,确保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说起这母女俩关于赡养费纠纷一案由来已久,娘俩的纠纷也在当地村委会和司法所多番调解无果后,寒心的母亲王某一纸诉状将女儿李某告上法庭。法院判决李某每月给付母亲王某赡养费300元。只因自己的母亲王某与诉讼代理人姜某后到一起生活,对此女儿李某一直怀揣积怨。
“我们已经离婚!她的事与我无关!”立案后执行人员几次去被执行人李某村里调查都没有见到本人,村民也提供不了李某正确的联系方式,反而遭到被执行人李某前夫的强烈抵触!案件陷入迷雾之中。
“这个案件标的虽小,必须详细了解最真实的情况,机械办案很有可能给濒临破裂的亲情再添伤痕!”承办法官陈丙祥同随行办案人员说。
办案人员经过深入走访查明:离婚后的被执行人李某现住在简陋的民房里,生活靠打零工、养些鸡鸭维持。面对执行干警的到来,李某一边表示自己暂时无经济能力给付赡养费,实在不行愿意被采取拘留措施;一边哭诉自己的委屈与对母亲的不解。执行法官向李某展开耐心劝说,最终李某同意跟法官一行到母亲家里谈一谈。
经过一段颠簸曲折的山路,法官等人来到申请人王某和现任老伴低矮潮湿的土坯房里。刚下过雨的院子里泥泞不堪,两位老人正蹲坐在厨房给生病的鸡喂药,对突然造访的“客人”很是意外。两位老人颤颤巍巍地站起来将法官一行人引进屋里便开始了倾诉!执行法官一方面向老人的女儿李某释法析理,阐明即便处境艰难,赡养老人也是晚辈不可推卸的法定义务,继续拖欠赡养费将面临法律惩处;另一方面,法官又积极联系双方亲属协助调解,同步规劝双方以亲情为重,心平气和地解决现实问题。经过法官及亲属们联动参与沟通,被执行人李某当场同意给付赡养费,老人体谅女儿的困难处境,也作出了让步。最终,李某将所欠案款1000元一次性履行完毕。对于后续赡养费,老人也同意由原来的每月300元降至200元,并在法官的主持下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当老人与女儿的手紧紧握在一起的那一刻,这起古稀老人状告女儿给付赡养费执行“风波”案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