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地方动态
地方动态
这样的房产分割不能“一刀切”


近日,一场再婚夫妻的房产之争,在长春市双阳区人民法院山河人民法庭的调解下圆满化解。

史某和沈某经人介绍走到一起,重组家庭本是奔着安稳日子去的。婚后,史某把自己婚前买的房子加上了沈某的名字,这份信任里藏着对未来的期许。可日子过了四年半,柴米油盐的琐碎渐渐磨淡了感情,争吵成了家常便饭,两人最终决定离婚,没想到,分手时却卡在了房子上。

史某觉得委屈:“这房是我婚前的,当初加她名,就是想好好过日子。现在才不到五年就散了,房子肯定得归我!”

沈某也不甘示弱:“这几年我为家里操持,付出的可不少,凭什么不算数?既然加了我的名,就该一人一半!”各执一词的两人,闹到了法院。

承办法官接案后,仔细梳理了双方的证据,深入研究了案件的来龙去脉。考虑到两人当下的情绪,法官决定用“背对背”的方式调解——分别和两人沟通,避免正面冲突激化矛盾。

调解室里,法官耐心听着史某倾诉生活的无奈,也认真记下沈某细数为婚姻的付出。随后,法官依据《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二)》第五条,又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类似案例,从人情、道理讲到法律、判例,“夫妻之间的财产变更并不是纯粹的经济往来那么简单,有出于对婚姻关系长久美满的期待,有对家庭角色分工的考量,其实,你们每个人为家庭生活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都无法直接用金钱衡量,尽管你们关系破裂走到离婚这一步,但分割财产时也要正视这些感情和付出。”

几轮沟通下来,两人的火气渐渐消了,也慢慢理解了对方的想法。最终达成一致:离婚后房子归史某,史某给沈某适当的经济补偿。一场剑拔弩张的纠纷,在耐心的调解下画上了句号。

家事案件新规的有力适用既体现了司法智慧,又体现了法律维护公平正义价值理念的力度。接下来,双阳法院将继续以法律为标尺、以典型案例为参考,把案子办得更实更细,在化解矛盾中既守住司法的威严,也传递司法的温度。

分享到:
吉林省长安网
吉林省长安网

主办单位: 中共吉林省委政法委员会 吉ICP备10201797号-3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