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长春市双阳区人民法院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读书沙龙活动,干警们以书为桥、以文会友,分享感悟、传递力量,共度了一段沉浸式的阅读时光。
党课铸魂,唤醒精神力量
活动伊始,干警们集体观看主题党课《总书记的抗战历史“公开课”丨伟大抗战精神永不磨灭》。影像中,抗战先辈的峥嵘岁月与不屈精神徐徐铺展,让红色记忆深度浸润心灵,也让 “伟大抗战精神” 从历史课本走进现实认知。这一环节不仅为读书沙龙奠定了厚重的思想基调,更引导干警从革命精神中汲取坚守初心、担当使命的力量,实现 “阅读启智” 与 “红色铸魂” 的双重开篇。
破冰分享,点燃分享热情
“破冰环节”打破了初始的沉静,两位干警主动分享了近期阅读中“被文字打动的瞬间”,用简短却有力的语句,让现场氛围迅速升温。
政治部(督察室)五级书记员于海城:拖延的最大坏处排不是耽误,而是会使自己变得犹豫,甚至丧失信心。不管什么事,决定了,就立刻去做,这本身就能使人生气勃勃,保持一种主动和快乐的心情。
执行局新入职干警严珂:我们不必留恋所谓过去的好时光,那个时候生活充满艰难危险和迷惘;我们也不必为今天的时代过分沮丧,因为今天,也总有一天会被人们称作是过去的好时光。
三书三悟,照见成长方向
核心分享环节,三位干警围绕不同主题的书籍,结合个人经历与司法工作实际,带来兼具深度与温度的解读,让书本智慧与现实思考碰撞出火花。
司法警察大队二级警长朱东伟分享了保罗·柯艾略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他提到,书中“当你渴望某样东西时,整个宇宙都会协同起来帮你实现它”并非浪漫的幻想,而是对“初心与行动”的诠释。
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新入职干警姚奇分享了塔拉·韦斯特弗的《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她详细讲述了主人公塔拉在原生家庭的束缚下,从“从未上过学的废料场女孩”,到靠自学考上大学、最终获得剑桥博士学位的蜕变。
山河人民法庭新入职干警徐敬尧分享了莫言的《不被大风吹倒》,传递“面对困境时,不必追求惊天动地的反抗,‘再撑一天’‘再试一次’的小坚持,就是最珍贵的韧性”。书中的“大风”其实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挫折,而那份“不被吹倒”的勇气,就藏在日复一日的坚守里。
。
理念引领,深化阅读价值
卢玉红院长以分享人身份进行交流,他结合自身工作与阅读经历,为整场活动注入深刻的思想指引。他围绕 “日积月累、日拱一卒” 的工作理念展开论述,强调司法工作没有 “捷径”,无论是案件审理的细节把控,还是法律知识的更新储备,都需要脚踏实地、久久为功 ——“每天多学一个法律条文,每月多总结一次办案经验,看似微小的积累,终将筑牢专业根基,提升工作质效,这正是司法工作者应有的坚守。”同时,他指出,三本书中所蕴含的 “追寻梦想”“突破自我”“坚守韧性”三种精神恰是我们干警履职尽责的“三大支柱”。无论是坚守司法为民的初心,还是攻克复杂案件的难关,亦或是面对压力时的咬牙坚持,这些精神力量都能帮助我们在工作与生活的挑战中找准方向、坚定前行。
此外,卢玉红还向全体干警推荐卢梭的经典著作《忏悔录》,鼓励大家通过深度阅读涵养心性、提升格局。“《忏悔录》中对自我的深刻审视,能让我们在工作中更清醒地认识职责、坚守底线。希望大家把阅读当成一种生活习惯,将书中的智慧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工作的动力,共同在法院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盲盒传思,碰撞多元视角
为让交流更具趣味性与互动性,活动设置 “盲盒互动” 环节。工作人员提前准备三类卡片:“书中金句卡”“生活联结卡” “脑洞假设卡”。干警随机抽取卡片后,或结合办案经历解读金句,或分享生活中与书中道理契合的故事,或展开幽默的 “脑洞联想”。现场笑声与思考声交织,既打破了深度分享的严肃感,也让不同视角的观点相互碰撞,让阅读从 “单向吸收” 变成 “多元交流”。
秋日荐书,延续阅读热情
活动尾声,主办方送上 “秋日书海漫游指南”,精选7本与秋天主题相关的书籍,涵盖散文、小说、科普等多个领域,为干警后续阅读提供方向。
双阳法院将以此次读书沙龙为契机,持续以书为媒,创新开展更多形式的阅读活动,让阅读成为干警成长的 “助推器”、工作的 “加油站”,让大家在文字中遇见美好、收获力量,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践行法治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