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地方动态
地方动态
1+1>2!法检联动破僵局,扣押车辆促履行


“法官,按照您提供的线索,我们已经找到那辆车了,现在就停在某小区门口!”

近日,长春市绿园区人民法院在绿园区人民检察院的协助下,成功扣押被执行人名下车辆,为案件的执行工作打开突破口,最终促成15万元执行款项顺利到位。

该案为申请执行人于某与被执行人李某之间的民间借贷纠纷。经绿园法院依法审理后作出生效判决,判令李某立即向于某支付借款30.5万元及利息。然而,判决生效后,李某并未主动履行还款义务,于某遂向法院申请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法院依法向李某送达了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等法律文书,并迅速启动财产查控程序。执行法官经查询发现,李某名下有车辆登记信息,随即依法对该车辆进行了查封,禁止其办理过户、抵押等业务。但由于无法确定车辆的具体位置,扣押工作陷入僵局。

面对困境,执行法官并未放弃,一方面继续摸排被执行人及其车辆下落;另一方面积极拓展查人找物渠道,依托法检两院建立的民事检察执行监督与协作机制,执行法官主动与绿园区检察院民事检察部门对接,寻求协作支持,以期发现新的突破口。

得知此情况后,绿园区检察院民事检察部门充分发挥数字检察优势,运用大数据模型联合交警部门摸排车辆线索,最终锁定被查封车辆位置。“法官,车辆位置已找到,就停在某小区附近!”检察院的工作人员及时将该线索反馈至法院。这一关键信息,为案件执行带来了转机。

行动当日,法院执行干警在目标小区附近成功锁定被查封车辆。被执行人李某闻讯赶到现场,执行法官当场向其送达扣押清单,并依法对该车辆实施扣押。

扣押行动形成了有力震慑。三日后,李某主动向申请执行人支付了15万元执行款,请求不要启动车辆拍卖程序,并就剩余欠款明确了具体的还款计划,承诺将严格按照计划履行。申请执行人对该还款计划表示认可。

至此,这起因被执行人规避执行而陷入僵局的案件,在法检两院的通力协作下,得以迅速有效地推进,展现出1+1>2的司法合力,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分享到:
吉林省长安网
吉林省长安网

主办单位: 中共吉林省委政法委员会 吉ICP备10201797号-3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