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打官司要跑好几趟,没想到扫码填个表,当场就交了起诉材料,还没等多久纠纷就解决了!”近日,在吉林市船营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刚拿到赔偿款的王某连连感叹。这一高效解纷场景的背后,正是船营法院推广“要素式起诉状示范文本”带来的改变——用接地气的司法服务,为群众维权“提速”,让矛盾化解“落地”。
王某驾驶营运车辆与李某发生碰撞,交警认定李某全责,却因车辆维修期间产生的停运损失协商无果,王某将李某诉至法院。王某来法院立案时,因其从未打过官司,本以为要多跑几趟,没想到法院工作人员引导他用扫码方式使用要素式起诉状模板,对照“事故时间、责任认定、损失明细”等核心要素逐项填写,现场就完成了起诉状书写,当场就向法院提交了起诉材料。
鉴于该案事实清晰、案情简单,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案件被导入先行调解程序。调解员依据王某填写的要素式起诉状,迅速锁定“停运损失的计算与承担”这一核心争议焦点。因双方对事故本身无异议,调解员围绕要素表中的损失依据展开释法明理,并引导被告如果有意见可以使用要素式答辩状。最终,在法官与调解员的共同推动下,双方快速达成共识:李某当庭向王某支付赔偿款,纠纷得以一次性圆满解决。
这起纠纷的高效化解,是船营法院以要素式文书优化司法服务的缩影。船营法院用实践证明:把法律文书化繁为简,让诉讼流程一目了然,才能让群众在每一起纠纷中感受到高效与公正。未来,船营法院将持续推广要素式文书,让解纷更省心、维权更高效,这便是司法为民最生动的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