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
司法实务沙龙 | 检校共筑法治边疆 延吉涉外检察协作开启新篇章

为深入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与高等学校合作的意见》,近日,延吉市人民检察院与吉林大学法学院联合举办涉外刑事诉讼实务沙龙暨检校合作签约仪式。吉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谢登科、吉林省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高滢、延边州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俞凤柱及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两级公安、检察机关涉外办案骨干齐聚一堂,共绘边疆跨境犯罪治理新图景。

以“延吉经验”为基础
设立检学研实践基地

2013年3月,经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检察院等5个部门联合发文,延吉市人民检察院开启了对全州涉外刑事案件集中管辖的历史。10多年来,延吉市人民检察院踔厉奋发,攻克了一起又一起疑难复杂的涉外刑事检察案件,为全省涉外检察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延吉经验”,其工作成效获得上级院的高度认可。

2025年1月,延吉市人民检察院被最高人民检察院选定为全国检察机关内设机构基层院联系点,成为吉林省唯一的基层院联系点。2025年5月,延吉市人民检察院正式成立涉外检察研究与实践基地,先后与多所院校合作,办理了吉林省首起最高检评议的涉外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以高校智库为抓手
创新涉外检察模式

本次与吉林大学法学院合作,是延吉市人民检察院自建立基地以来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吉大法学院将发挥国际法与诉讼法领域的顶尖学术优势,为延边检察机关提供基础性理论支撑和国际公约视野下的解决方案。其中包括:智库赋能,创新“专家随案”机制。会议聘任吉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谢登科为全州首位涉外刑事检察特聘专家。针对跨境电诈、境外数据调取难等痛点,双方决定建立重大涉外案件“一案一论证”协同办案机制,引入高校智库力量提升办案质效。

焦点攻坚,构筑多语种法治屏障。域外证据的审查认定是当前涉外经济犯罪检察,特别是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犯罪面临的关键挑战和前沿问题,直接关系到事实查明、主权维护及当事人权益保障等国家涉外法治建设的核心议题。此次对涉外刑事诉讼领域核心问题的研讨交流,将为服务国家涉外法治建设、提升吉林检察涉外法治的影响力注入新动能。

检校共建,打造“图们江涉外检察新模式”。在全体参会人员的见证下,双方签署《检校合作框架协议》,明确联合申报最高检课题、建立定期会商机制、研发技术指引等三大核心任务。

以理论目标为导向
提升涉外办案质效

延边州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俞凤柱在签约仪式上发言:“延边作为全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州,必须筑牢‘法治国门’。此次深度合作将有力推动延边涉外检察工作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集成’。”谢登科表示:“高校智库下沉边疆司法一线,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在东北亚区域的生动实践。”全国涉外经济检察人才库成员文昌海、白国哲等与会专家对沙龙议题进行了深入点评。

吉林省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高滢作总结发言,并对延吉涉外检察工作提出三点期望:首先要立足独特地位,深化检校合作,打造涉外检察“吉林样本”。延吉市人民检察院作为全省唯一基层调研联系点和吉林省唯一涉外案件集中管辖基层单位的战略地位,是最高检涉外工作布局的关键节点。省检察院将大力支持与吉林大学法学院合作,依托其学术优势,解决涉外检察实践难题,提升办案质效。

其次要聚焦核心挑战,借力理论前沿,破解涉外证据审查认定难题。希望本次合作能够弥补基层院理论研究的短板,为一线检察官提供破解域外证据合法性、客观性、关联性等核心难题的系统性思路与方法,提升检察机关办理涉外案件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

第三是服务国家战略,提升办案质效,贡献吉林检察涉外法治力量。高质量办理涉外案件不仅关乎个案公正,更是国家法治软实力的体现。通过此次宝贵的“沙龙式”座谈及长期合作机制,高质效的办好每一起涉外案件,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最高检调研,展示吉林在涉外检察领域的成果与担当。



分享到:
吉林省长安网
吉林省长安网

主办单位: 中共吉林省委政法委员会 吉ICP备10201797号-3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