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小时就帮我找回了钱包,你们太有效率了!”
“社区民警每天都在社区,有事直接找他们就能解决,特别方便!”
“无论大事小情,民警都尽职尽责地帮助解决,有他们在,我们心里踏实!”
……
这些认可的话,是长春市公安局净月分局净月派出所高位推动“两队一室”(案件办理队、社区警务队、综合指挥室)警务机制改革后,收到的鲜活民意。
改革成效如何,数据最有说服力。据统计,今年以来,净月派出所刑事警情同比下降19%,治安警情同比下降21%……实打实的数字,是该所警务机制改革后交出的亮眼“成绩单”。
近日,记者来到净月派出所,探访该所是如何进行警务机制改革,全力做好“派出所主防”这篇文章的。走进接警大厅,接警台背景墙上“忠诚热血铸警魂、人民警察为人民”几个大字瞬间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这是我们全所民警的座右铭。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们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见记者驻足观看,所长陶时说。
净月派出所辖区面积38.33平方公里,实有人口2万余人,域内有5个社区、1000余家场所(单位)和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平均每日处理警情20余起,治安情况较为复杂。
据陶时介绍,自“两队一室”改革以来,净月派出所立足辖区实际,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以科技赋能、精细服务、机制创新为抓手,推动综合指挥室更智慧、案件办理队更专业、社区警务队更贴心,在复杂的治安局面中探索出了一条基层治理的新路径。
在陶时的指引下,记者来到综合指挥室,只见巨大的智慧警务大屏占据了整面墙,电子地图上清晰地标注着辖区重点区域、警务力量分布等信息,无人机建模、视频监控平台等系统图标在界面上有序闪烁,科技感扑面而来。
“我们的目标是靠科技把安全‘织’进辖区的每一个角落。”陶时指着大屏介绍,净月派出所整合了1500个视频监控点位,全面构建起三维立体智能作战地图,真正实现了“全域感知、智能预警”。这张“智慧天网”,是“两队一室”高效联动的“神经中枢”——综合指挥室通过它统筹信息、调度警力,为案件办理队提供线索支撑,为社区警务队精准“派单”,确保突发案(事)件第一时间处置。
此前,15岁女孩王某因与父母产生矛盾离家出走,未携带任何通讯工具和身份证件。接警后,综合指挥室立即启动联动机制,依托“智慧天网”回溯轨迹:从女孩最后出现的小区调取监控,追踪到她乘坐轻轨至凯旋路客运站,再通过客运系统锁定了其乘坐城际公交车前往农安县的行踪。线索同步推送至案件办理队后,副所长段冬寒迅速带队奔赴农安县,联动当地力量摸排走访。从指挥室精准定位到案件办理队跨区攻坚,经过60个小时的协同作战,最终将女孩安全带回。
“‘两队一室’的合力远不止于此。”陶时对记者说,“为全方位筑牢平安防线,所里还建立了水、陆、空三级巡逻机制——无人机空中巡航补盲,警车陆地全域动态巡控,联合力量对辖区水域开展巡查,再加上社区民警日常‘步巡+驻点’的近距离守护,织就了‘空地水人’一体化巡防网络,可确保辖区任何角落有情况,警务力量都能第一时间响应处置。”
不久前的一起紧急救助,进一步印证了这一机制的高效性。综合指挥室通过智慧大屏监测时,发现某小区内有位老人倒地不起,立即锁定位置,并向正在周边步巡的社区警务队民警雷沫同、辅警程若禹下发了指令。不到3分钟,二人便赶到了现场,发现老人系因中暑倒地。按照指挥室同步推送的处置指引,雷沫同安抚老人、联系120和家属,程若禹则快步到附近的商店买来冰块为老人物理降温。待救护车与家属赶到,民警又全程陪同送医,为老人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间。
“改革不是终点,而是持续优化的起点。”陶时表示,“两队一室”警务机制改革的核心,在于让专业力量与科技手段深度融合。他们将进一步深化“两队一室”协同机制改革,完善智慧警务应用场景,推动警力下沉与科技赋能“双轮驱动”,让基层治理更智能、服务群众更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