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法治建设
法治建设
法院普法进社区 用“家常话”破解“身边事”

“原来遛狗不牵绳咬了人,要赔这么多钱!”“婚前买房婚后共同还贷,另一半也能分增值部分?”近日,吉林省和龙市林园社区活动中心里热闹非凡,和龙林区基层法院的干警带着“真实案例库”走进社区,用居民听得懂的“家常话”,把赡养、物业、反诈这些“身边法律事”讲得明明白白,现场掌声、提问声不断。

不念法条念“案例” 居民听得直呼“接地气”

“咱们先不说复杂的法律词,就说张大爷的事儿——78岁的他没人管,子女说‘我没钱’‘女儿不用养老’,最后法院判每个孩子每月给800块,还得轮流照顾。”宣讲一开始,法院干警就用“赡养纠纷”案例拉近距离,台下居民纷纷点头:“这事儿咱社区也听过,原来法律早有说法!”

从“楼上漏水泡坏家具该咋赔”,到“办了预付卡店家跑路咋维权”,再到“手写遗嘱没签名为啥没用”,法院干警把每个法律知识点都装进“社区常见场景”里。讲到“夫妻共同财产”时,有居民举手提问:“我家老头婚前买的房,我跟他一起还了好几年贷款,要是分开了我能拿到钱不?”法院干警用“100万房产共同还贷50万,最后加上房子增值部分补偿35万”的案例,清晰给出答案,提问的阿姨当场记在手机备忘录里:“这下心里有数了!”

重点盯紧“养老钱”“娃的事” 实用技巧记满本

“叔叔阿姨注意了!凡是说‘包治百病’‘能根治糖尿病’的保健品,全是骗局!”讲到“保健品诈骗”时,法院干警拿出周大爷被骗15万的案例,现场教大家“防骗三招”:不贪免费体检、不偷偷转账、遇事问子女。有位爷爷听完赶紧说:“上次有人让我买‘防癌药’,我没买,现在看来真是对了!”

针对“孩子辍学、沉迷游戏”的问题,法院干警介绍了“家庭教育指导令”的案例:“12岁孩子辍学半年,爸妈被法院要求回家陪孩子、上指导课,这说明养孩子不只是给饭吃,管学习、管成长也是法律义务。”现场有家长掏出笔,把“监护职责”的要点记在纸上:“回去得跟孩子他爸好好说说,不能光忙工作。”

现场答疑“零距离” 居民盼着“多来几趟”

宣讲结束后的答疑环节,居民们围着法官不肯走。“我们小区物业不管事,物业费能少缴不?”“我想立遗嘱,去哪找专业人士指导?”法院干警一一耐心解答,还把“社区调解电话”“12348法律服务热线”写在黑板上。

“以前觉得法律离咱远,今天一听,全是跟咱过日子相关的事儿!”居民李阿姨说。社区工作人员也表示,希望法院多开展这样的宣讲,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学法律、懂维权。

下一步,和龙林区基层法院将继续把“普法课堂”搬到居民身边,针对大家关心的法律问题,推出更多“接地气、解民忧”的宣讲活动,让法律真正成为守护社区平安、家庭幸福的“暖心伞”。

分享到:
吉林省长安网
吉林省长安网

主办单位: 中共吉林省委政法委员会 吉ICP备10201797号-3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