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临江市人民法院临江人民法庭联合临江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办,沿着刚刚全线贯通的G331最美边境国道,驱车50余公里来到苇沙河镇白马浪村,把一场“量身定制”的法治课堂搬进五味子种植合作社,为江畔“红珍珠”送上节日“法治礼包”。
“以前只知道种五味子能挣钱,今天才知道合同、商标、电商销售里藏着这么多法律讲究!”五味子种植户老宋一边看《五味子收购法律风险提示书》,一边感慨。法官干警介绍,此次活动以“‘五味’人生路、法治伴你行”为主题,聚焦合作社最关心的土地流转、劳务用工、网络销售、地理标志商标四大风险点,把法条翻译成“土话”,用案例讲成“段子”,让普法带着“五味子味”。
“大家看,这块五味子干品,是不是像‘红宝石’?如果网上卖,有人恶意下单又退货,咱们怎么固定证据?”法庭庭长现场打开手机录屏,示范“证据三件套”:订单截图、物流记录、聊天记录。村民们围成一圈,连连点头。随后,法庭干警向村民发放普法宣传单,把常用合同模板、维权热线、网上立案二维码一并送上。
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办负责人表示,G331国道开通后,白马浪村从“深闺”走向“前台”,五味子产业将迎来大批自驾游客和电商主播。“产业跑得快,法治要跟上。人大常委会将与法院密切联系,多开展特色产业普法活动,让五味子‘甜蜜事业’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
活动中,法庭干警还走进田间地头,对正在采摘的20余名村民进行“零距离”答疑。针对“雇工受伤谁来赔”“订单违约怎么办”等高频问题,法官们逐一剖析,并留下“法律问诊”联系卡,承诺“一个电话法官就到”。本次活动现场解答法律咨询50余人次,成功调处潜在纠纷3起。
近年来,临江人民法庭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边境法庭+特色产业”工作思路,已在G331沿线建成2个“无讼村屯”,设立5个“无讼村屯”联系点,为辖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司法保障。下一步,临江人民法庭将依托“巡回法庭”“法官工作室”“法官联系点”等平台,在国道沿线景区、集市、合作社开展巡回审判、“普法六走进”等活动,让“小法庭”服务“大产业”,用法治护航“甜蜜边境线”,让这颗“江畔红宝石”愈发晶莹剔透、越发生机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