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是振兴发展的重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和产业支撑”,强调“要推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整合科研资源和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创新生态,力争在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上取得新突破,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未来,必须全面总结吉林发展中的优势和短板,提高认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以科技创新带动全面创新,加速产业升级,鼓励创业发展,为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推动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赋能增势。
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产业是国民经济基石,两者深度融合能够有效提升产业竞争力,有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升级,助推高质量发展。对于吉林振兴发展来说,必须把传统优势特色产业与高新技术主导产业相融合,不断寻求产业突破和技术创新,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技术主导产业,着力形成具有技术特色与产业优势的良好发展态势。积极发展汽车制造、石油化工、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优势产业,推动高端技术研发与应用,发挥科研团队技术优势,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具体而言,一是汽车、机车制造方面,要在整车技术上逐渐提升科技含量,向环保节能方向寻求创新,同时加快智能技术与数字信息技术的应用;二是进一步破除绿色、低碳等技术壁垒,实现大化工方向上关键技术的突破,持续围绕生物质高效转化等方向进行攻关;三是农产品生产加工方面,要加快安全生产与溯源检测技术的突破,以绿色化、产业化示范基地为平台载体,不断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与农业现代化等方面技术创新;四是大力培育发展其他具有一定优势的产业,如健康医疗产业、医药保健服务业、生物保健材料开发以及装备制造业、光电子技术产业等具有一定技术储备和发展基础的产业。
推动创新主体培育和环境优化齐头并进。主体培育是创新发展的基础工程,优良的发展环境是创新主体成长壮大的“沃土”,坚持创新驱动必须推动二者协同发展。一是积极引导企业这一最活跃的创新主体紧密围绕国家宏观政策导向,精准捕捉市场需求动态变化,通过新技术、新产品来实现对市场现实需求与潜在需求的满足。二是根据市场需求设立研发项目、建立研发中心,循序渐进增加企业研发投入,对技术创新“领跑者”给予资金、政策等方面鼓励,激发企业技术研发热情。三是鼓励企业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加速新产品研发进程,同时以商业模式创新为突破口,努力抢占市场竞争制高点,为带动行业技术革新、完成产业科技突破和产品技术整体更新升级贡献力量。四是引导企业一手抓技术创新、一手抓管理创新,把服务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与营销创新等充分结合起来,努力成长为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和较强技术引领力、拥有技术优势的高新科技企业。五是积极营造企业创新创造的良好环境,科学制定和积极执行激励政策,引领各创新主体协同创新、形成创新网络,并通过税收优惠、财政扶持、金融融资等举措,鼓励和带动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加大投入,打造积极有效的创新环境。
促进服务平台和研发力量聚合共享。推动创新发展,优良的创新服务平台是重要载体,整合研发力量、形成科学研发体系是关键一环。一方面要强化服务平台建设,通过构建科技大市场、打造东北技术转移中心、发展科技情报服务、优化金融服务形式等途径,为创新主体提供科技中介、知识产权服务、科技政策咨询、技术转移等全链条服务。另一方面,以科研机构、高校研发机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等为主体,构建吉林科技研发体系,实现研发合作。如引导高校把招生与就业相结合,推进其与企业签订联合培养协议,探索学科设置、学生实习、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员工再进修等一条龙的产学研创新合作模式。此外,要充分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引擎作用,通过建立健全众创空间网络、简化企业注册登记流程等措施,降低创新创业门槛,大力培育创新创业文化,完善多层次创业投融资体系,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和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破要素流动壁垒,释放众创空间在创新与创业结合、线上与线下互动、孵化与投资一体等方面优势,促进创业者交流经验、碰撞思维,激发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