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春的朝气与法治的梦想激情碰撞,当校园的书卷气融入法院的庄严氛围,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法院的大门悄然敞开,迎来了吉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的12位朝气蓬勃的实习生。他们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热忱,踏上了这段充满挑战与收获的实习征程。
在这一个月的时光里,铁西法院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他们忙碌而坚定的身影。从最初踏入法院时的懵懂与好奇,到逐渐熟悉工作流程后的从容与自信,他们在这片法治的沃土上努力扎根、茁壮成长。
在法院一个月的实习工作中他们收获了什么?感悟到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崔嘉悦:“初入铁西区人民法院,严肃的氛围、红色实木桌子,还有走廊里法官讨论案件的声音,让我这个实习生多了几分拘谨。一个月实习,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走进司法实务。跟随徐进法官,我体会到‘法官’二字不仅有法台之上的威严,更有法台之外的温度。旁听庭审,见识到她讯问被告人时的‘铁面’,那是对法律和程序正义的坚守。刑事审判庭工作强度大,琐碎与挑战并存,让我明白法律实务无小事。这次实习意义重大,让我领悟到法律实务的深度,明白司法工作者需具备的素质,也感受到徐进老师带给我的专业提升和法律人的责任感。一个月虽短,却为我打开法律职业大门,我希望能成为像徐进老师一样的法律人。”
李勇翰:“怀揣法律梦想,我在刑事审判庭实习,有幸在牟嘉法官身边见证其工作点滴。他展现出的专业素养、人文关怀与坚定信仰,让我对‘法官’角色有了深刻理解。刑事审判关乎当事人生命自由,法官的严谨体现在对证据的细致审查。牟嘉法官坚守证据至上原则,让我意识到与优秀法律人的差距。知识储备不足,面对新型犯罪需终身学习;沟通技巧待提升,法律职业是与人打交道的艺术。未来,我将以牟嘉法官为榜样,深耕专业,学会包容坚韧,在压力下保持冷静理智。牟嘉法官让我看到法律人的终极追求,这段经历坚定了我投身法治事业的决心。”
汪鑫:“时光匆匆,实习生活结束。在英雄人民法庭哥哥姐姐们的指导下,我学会了送达文书、记录庭审等基础工作,牛云鹤庭长指导我协助调解,让我起草判决书更规范并逐渐得心应手。法院工作中,对群众的法律服务很重要,我要深入学习法律知识,做好桥梁。未来,我将脚踏实地,公正为民。”
姚璇:“大二课程结束,作为吉林师范大学2023级法学生,我参与暑期实习,踏上挑战与收获之路。初到铁西法院,‘师生见面会’上法官们精明干练,让我心生敬畏与向往。实习中,我随民事审判庭李蕊法官接触诸多工作,旁听庭审让我感受到书本与实务的差别。民事审判注重效率,氛围缓和,调解是重要方式,关键在于法官的调解能力。李蕊法官处理合同纠纷案时,用灵活技巧和专业知识化解僵局,让我体会到法官需有专业知识和赤忱之心。她的办案风格和处事态度让我感受法律温度,对话模式重塑我的思维方式。实习短暂,收获无尽,让我走进法律和法院工作,指引未来职业规划,我希望能成为像导师一样的女法官。”
王爱花:“在铁西区人民法院的实习如生动实践课,让我对法律职业有了全新认识。这段时光丰富了专业知识,重塑我对法官的理解。以前,我对法官印象仅停留在影视作品中的威严形象。当真正走进法院,观察法官工作日常,才发现这份职业的动人底色是责任。他们忙碌于现场调查、案件审理、文书撰写,用专业和耐心守护司法公平正义。实习让我受益匪浅,接下来我将以饱满热情钻研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思维,成长为有专业素养和人文温度的法律工作者。”
杨文璇:“初到平西人民法庭,与想象中肃穆庄重不同,大门朴素,并不起眼。但踏进法庭,认真工作的面孔和坚守岗位的身姿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在基层人民法庭,我感受到法律的温度与庄重。带教老师徐中杰法官让我印象深刻,他面对当事人永远有耐心,安静专注倾听倾诉,关键时刻引导陈述,用平实话语解释法律词汇,做到了司法为民。”
王昱博:“坚守心中的光,需在平凡中做到尽职尽责。任何伟大事业的实现,都离不开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奋斗。政法工作的性质更是决定了细节的重要性,我要在平凡中做到尽职尽责,坚定前行,承担职责使命,做新时代优秀法律人。”
从工作上的导师到生活上的益友,铁西区法院全院干警给予了12名实习生们全部的温暖。短暂的实习生活,只是他们法治征程中的一个小小驿站,但这段经历,将成为他们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激励着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怀揣着对法律的热爱与敬畏,在法治的海洋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