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多走路,群众少跑腿。”近日,临江市人民法院临江人民法庭法官为查明一起侵权损害赔偿案件事实,带领审判团队深入工程建设施工现场,开展实地勘查,为后续审理奠定坚实基础。这是临江市人民法院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司法为民、就地化解纠纷的又一缩影。
深入一线查真相 司法为民显担当
本案原告系当地村民,诉称被告某施工公司在建设工程过程中,因施工操作不当致其承包地中蓝莓、五味子、大榛子等经济作物受损,要求赔偿损失。临江人民法庭承办法官受理案件后,发现双方对侵权事实、受损范围及赔偿标准争议较大,若仅凭书面证据和当事人陈述,难以还原事实真相。
“群众利益无小事,案件事实必须查清楚。”为妥善化解矛盾,法官干警决定主动“走出去”,前往距离法庭50余公里的事发地,实地勘查现场情况。法官一行沿着崎岖山路深入施工地,仔细调查受损标的物具体情况,询问双方当事人事实并录音录像,确保勘查过程公开透明、客观全面。
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让群众少跑腿
“我们多跑一点,群众就能少跑一点。”临江人民法庭法官表示,人民法庭作为司法服务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要主动延伸审判职能,把司法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此次现场勘查,不仅厘清了案件争议焦点,也为后续调解或裁判提供了坚实的事实依据。同时,法官还就地开展普法宣传,向周边群众讲解土地侵权、损害赔偿等相关法律知识,引导群众依法理性维权,增强法律意识。“真没想到法官会跑到这么远的工地上来了解情况,还给我们讲法律,心里特别踏实。”原告感慨地说。
多元联动聚合力 源头解纷促和谐
近年来,临江市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为抓手,积极探索“法庭+网格+调解组织”多元解纷机制,推动司法资源下沉、力量前移。通过巡回审判、上门调解、现场勘查等方式,将法庭搬到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有效减轻了群众诉累,提升了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司法温度在脚下 公平正义看得见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临江市人民法院将持续深化“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坚持便民原则,推动司法服务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实际,努力把群众身边的小案件办好、小纠纷化解好,让公平正义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实现,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司法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