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吉林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召开了吉林省落实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12项措施新闻通气会。会上,吉林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党委委员、二级警务专员张忠诚向社会公布了 “异地办”“便捷办”“网上办”等三个方面12项新措施在吉林省的落地情况。
中国交通频道、中国吉林网、吉林卫视、吉视公共《第一报道》、吉视都市《守望都市》、吉林日报、城市晚报、东亚经贸新闻、北方法制报、长春晚报、吉林交通广播、旅游广播、资讯广播、长春交通之声等媒体记者出席新闻发布会。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持续快速发展,人车路等交通要素保持高位增长,截至2020年10月,全省机动车保有量达575万辆,驾驶人达783万人。近年来,公安部坚持问题导向、民意引领,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交管工作全方位、深层次变革,在2014年以来陆续推行车检、驾考、号牌管理等改革基础上,2018年又陆续推出4批42项交管“放管服”改革,取得良好社会效果。今年,面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外地务工人员日益增多,异地考领摩托车驾驶证不便,客货运输和物流行业快速发展,大型客货车驾驶人短缺等供给需求矛盾。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警察警旗授旗仪式上的重要训词精神,落实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部署,最大限度减轻人民群众和企业办事负担,惠民利企、赋能发展,助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于10月22日,公安部向社会公布 “异地办”“便捷办”“网上办”等三个方面12项新措施:
第一方面,在推行“异地通办”上推出4项新措施:推行摩托车驾驶证全国“一证通考”;推行摩托车转籍异地通办;试行私家车登记持身份证全省通办;推行二手车出口临牌异地通办,更好满足群众异地工作生活需要,更好降低企业办事运营成本,更好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
第二方面,在推进“简政放权”上推出5项新措施:扩大私家车免检范围、优化检验周期;放宽小型汽车驾驶证申请年龄;优化大中型客货车驾驶证申请条件;扩大驾驶人体检医疗机构范围;便利残疾人家庭共用车辆,进一步简化办牌办证条件程序,不断拓展交管城乡服务覆盖面。
第三方面,在深化“网上服务”上推出3项新措施:推行道路运输企业信息查询提示服务;推行驾驶人交通安全记录网上查询;试点机动车交强险信息在线核查,运用交管大数据服务民生、赋能经济、保障安全,不断提升“互联网+交管政务”服务水平。
以上12项改革新措施将自今年11月20日起实施。考虑到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交通结构不同等因素,12项措施中“私家车登记持身份证全省通办”措施,因我省不是部局试点省份,该措施暂缓执行;“机动车交强险信息在线核查”措施目前在长春、吉林地区试点,12月1日起全省推进。经初步统计,此次改革惠及我省约280万机动车所有人、36万驾驶人。为保证新措施顺利启动、精准落地,我们已制定配套制度规范,组织信息系统升级和全流程测试,全面做好实施各项准备,将按照公安部统一安排,不折不扣兑现服务承诺。
下一步,吉林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将加强督查督办,狠抓改革措施落实,确保改革取得惠民利企的实效,让群众办事更便捷、企业营商更便利,为振兴吉林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