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丰县始终坚持以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按照标准化、规范化、实体化运行要求,建成了集矛盾纠纷联调、重点问题联治、社会治安联防、重点人员联管、法律服务联动、基层平安联创等功能于一体的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以标准化打造为抓手,筑牢基层治理“主阵地”。
东丰县综治中心是党委、政府了解民情的窗口、办理民事的载体、解决民忧的途径、凝聚民心的纽带、造福民众的平台。县级综治中心建筑面积1248平方米,总投资920万元,突出访源治理、源头治理、人民调解“一站式”为民服务,解决百姓诉求,实现基层社会治理服务“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乡镇(街道)、村(社区)综治中心标牌、功能室标示牌全部统一规范悬挂,配备了必要的办公设备,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和工作职责全部公开上墙,全县14个乡镇、3个街道,229个行政村、10个社区全部标准化建成综治中心,达到了全县全覆盖。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触角下延、保障下倾,充实基层工作力量,发挥综治中心功能,将乡镇(街道)、村(社区)的人民调解员、综治协管员、治保主任、村级辅警、村民小组长等人员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形成工作合力。
以规范化建设为核心,构建协同共治“新机制”。
东丰县综治中心依托社会治理综合信息平台,构建“数据集成、统一指挥、及时响应、协同联动、有效处置”的社会治理服务工作脉络,实现对全县人、地、事、物、组织等“五大要素”的一网汇集,强化网上登记、网上交办、网上承接、网上反馈等各个衔接环节,落实“线上吹哨、线下报到”“基层吹哨、部门报到”工作举措。平台纵向贯通14个乡镇、3个街道,以及全县1819名网格员,横向互联县级31个职能部门,体现了社会治理服务智慧化信息化管理,网格事件反馈上报机制畅通顺达,跨层级、跨部门处置高效运转,辖区内社会情绪、社会心态、社会治安及稳定形势的整体研判能力不断强化。县级综治中心以“268+N”方式设置功能分区。“2”即导引服务台和社区警务台,“6”即诉讼服务窗口、政法综合窗口、人民调解窗口、信访综合窗口、法律咨询窗口、综合服务窗口,“8”即信访接谈室、信访调解室、法律服务室、行政司法调解室、人民调解室、指挥研判中心、审判(仲裁)庭、法官检察官联络室。“N”是指结合东丰县实际设立了3个特色功能室,分别是由已退休的两位司法所所长张成福、马金波成立的“老张调解室”和“老马调解室”,以及县第三中学教师鄂丽敏成立的心理咨询室。
以实体化运行为突破,激活社会治理“新动能”。
东丰县综治中心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县委政法委统筹协调、政法各部门牵头主抓、相关职能部门配合联动”的组织体系,由县级综治中心统筹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综治中心开展规范化建设和实体化运行,有效提升全县综治中心运行体系韧性。同时,县级综治中心统筹县直相关部门,健全联动解纷机制,形成“横向共治”,全面打造“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基层治理模式,实现群众来访、咨询等诉求事项“一站式联合接待、一揽子调处化解、一条龙服务群众”,推动社会治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升级。
东丰县综治中心通过以标准化打造为抓手、以规范化建设为核心、以实体化运行为突破,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以各级综治中心为枢纽,深化群众诉求多元解决机制,走出了一条具有东丰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之路。下一步,东丰县将持续深化综治中心功能建设,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为建设平安东丰、法治东丰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