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综合治理
综合治理
吉林省江源林区基层法院湾沟人民法庭:“三直接”机制打通司法便民“最后一公里”

“不用跑远路,在村里‘百姓说事点’就把纠纷调解了,这司法服务太贴心了!”近日,吉林省江源林区基层法院湾沟人民法庭以“直接调解+就地化解”,为村民解决土地承包纠纷,当事人的点赞,正是该法庭“三直接”机制的生动注脚。

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湾沟法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为导向,创新推出“直接立案、直接审理、直接执行”(简称“三直”)机制,将司法服务延伸至基层前沿,让公平正义可感可及。

直接立案:减环节优服务 诉求响应“加速度”

“以前立案反复跑,现在网上传材料、法官线上审,隔天就成了!”提及立案体验,辖区李女士赞不绝口。这一便利,源于法庭“直接立案”的创新。

法庭以“透明化、集约化、多元化”构建立体立案体系。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公示《立案材料清单指南》,杜绝“土政策”,让“只跑一次”成常态;打造“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智能设备与要素式文书应用率达60%,为特殊群体开“绿色通道”,年均上门服务、巡回审判10余次;网上立案率80%、电子送达成功率60%,“云上法庭”跨域庭审30余次,群众好评率超90%。

同时,法庭联动辖区20个村、9个社区、2个司法所入驻调解平台,在湾沟镇、松树镇设“百姓说事点”“巡回审判点”,联合派出所创建“矛盾纠纷先行调解工作站”,将31个调解组织纳入诉调对接群;依托“8890”热线建立“网格预警-多元调解-司法保障”体系,今年以来,通过网格员获7条线索,成功调解4件,从源头减少诉讼量。

直接审理:贴民心接地气 司法服务“零距离”

“开庭到田间,法官说的都是咱农民能懂的话,纠纷解了还不耽误农活!”农耕纠纷巡回审判后,农户王大叔的话,道出“直接审理”的温度。

法庭围绕“权责清、分流优、队伍强、触角广”优化审理模式。落实司法责任制,推行“随机分案为主、指定分案为辅”,杜绝人为干预;构建“法庭-综治中心-网格”三级解纷网,年均引导10%案件非诉化解,联合镇政府将交通事故纠纷纳入“一站式”化解,与派出所、司法所年均联调8起;依托法院轮岗机制,派驻2名员额法官、1名法官助理,覆盖立审执全流程。

针对辖区“一农二林三矿区”特点,法庭更把庭审“搬”到群众身边。农耕、林区纠纷高发期,法官深入田间开庭;“三资清查”时,到村里现场化解集体资产纠纷,让司法服务真正“接地气”。

直接执行:强衔接重实效 正义兑现“不打折”

“判决刚下,法官就帮我拿到1.2万元赔偿款,太高效了!”某劳务合同纠纷当事人的称赞,体现“直接执行”的力度。

为打通正义“最后一公里”,法庭以“立审执衔接、强履行引导、重措施震慑”为抓手。立审阶段提前释明财产保全,确保裁判文书“明确可执行”,减少再审风险;对小额案件当庭引导履行,避免群众“多头跑”;通过短信、网络推送执行节点信息,依法运用罚款、拘留、失信惩戒等手段,今年已敦促履行2件,涉案金额13万元。“审理法官包干制”更让办案人精准掌握执行难点,缓解“执行难”,让胜诉权益快速兑现。

持续深化:打造特色法庭 赋能高质量发展

立足现有成效,聚焦更高标准的司法服务需求,从四方面推进机制优化升级。完善“无讼社区(村屯)”建设,以“线上沟通+线下驻点”强化基层联动,提升简易纠纷前端化解精度;派调解经验丰富人员入驻镇综治中心,升级“巡回法庭+法官进网格+百姓说事点”模式,构建“司法+基层治理”协同解纷网;开展“三直”培训与群众工作练兵,提升干警科技应用、就地解纷能力,用“百姓语言”传司法温度;结合“一农二林三矿区”特色,聚焦三农发展、生态保护、矿区转型,打造“三合一”特色法庭品牌。

下一步,湾沟人民法庭将持续以“三直”机制深化为抓手,锚定“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目标,让公平正义以“更高效、更可感”的方式抵达群众身边,为辖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司法保障。


分享到:
吉林省长安网
吉林省长安网

主办单位: 中共吉林省委政法委员会 吉ICP备10201797号-3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