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基层院长谈综治 | 入驻综治中心 打造矛盾纠纷前端治理新模式

实质化入驻综治中心后,基层法院是如何发挥综治中心矛盾纠纷预防化解重要工作平台作用的?

基层法院在推动实现矛盾纠纷化解资源聚合、力量融合,让人民群众“最多跑一地”等方面的具体做法有哪些?成效又如何呢?

基层院长谈综治

让我们跟随基层法院院长的视角

听听他们的声音‍


本期院长

通榆县人民法院

党组书记、代院长 曹宝明

作为基层法院,守护公平正义、化解矛盾纠纷是我们的核心职责。自2025年4月通榆法院实质化入驻县综治中心,我们就把“创新机制”作为突破口,聚焦群众“解纷跑多地”的痛点,在资源聚合、力量融合上出实招,全力把综治中心打造成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的“主阵地”。

在资源聚合上,我们从 “窗口服务” 这个小切口突破。依托综治中心平台,科学设置6个诉讼服务窗口,将立案、跨域服务等功能“打包”入驻,还专门开通特殊群体绿色通道和“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让群众诉求“一站式”受理。最让群众认可的,是我们联合组建的“银发调解团”,5名退休法官凭借几十年司法经验,在邻里纠纷、家庭矛盾调解中总能找准症结,成为现场的“定海神针”。同时,我们上线在线调解、智能诉状生成等系统,让群众足不出户也能解纷,真正搭建起解纷“高速路”。

机制创新是提升解纷效率的关键。我们严格落实“调解优先”,构建“调解 — 确认 — 裁判”流程:立案前先试调解,成功后及时司法确认;调解不成再繁简分流。截至目前,立案后先行调解成功380件,出具司法确认裁定70份,有效分流诉讼案件。针对道交纠纷这一高频领域,我们成立专门调解室和速裁法庭,整合交巡警、保险公司等力量,形成 “认定 — 定责 — 理赔 — 确认” 闭环,已受理的145件案件中,调解、速裁占比超 79%,大幅缩短办案时间。

力量融合则是筑牢解纷“桥头堡”的保障。我们践行新时代 “枫桥经验”,主动与综治中心协同,推动矛盾就地化解。综治中心累计接待来访1889人次,分流我院760人次,其中先行调解成功率22.67%,成功案件申请执行率仅5.56%,真正实现 案结事了。

如今,群众对综治中心的知晓率显著提升,法院在社会治理中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强。未来,我们会继续深化机制创新,全力打造吉林法院矛盾纠纷前端治理品牌,让公平正义触手可及。

分享到:
吉林省长安网
吉林省长安网

主办单位: 中共吉林省委政法委员会 吉ICP备10201797号-3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