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质化入驻综治中心后,基层法院是如何发挥综治中心矛盾纠纷预防化解重要工作平台作用的?
基层法院在推动实现矛盾纠纷化解资源聚合、力量融合,让人民群众“最多跑一地”等方面的具体做法有哪些?成效又如何呢?
基层院长谈综治
让我们跟随基层法院院长的视角
听听他们的声音
本期院长
磐石市人民法院
党组书记 院长 王晓洪
2024年5月,磐石市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入驻磐石市综治中心,这不是物理位置的单向迁移,而是一次以群众需求为中心的司法服务模式重塑。我们以机制创新为牵引,将司法职能有机嵌入基层治理网络,真正实现从“多门跑多次”向“一厅一次办”的实质性跨越,让法治获得感触手可及。
从“多环分散”到“一窗汇聚”,群众办事“零转场”
我们选派员额法官、法官助理全功能进驻综治平台,与司法、公安、信访等单位实现“前台共驻、后台联动”。通过设立综合受理窗口,构建“受理—分流—处置—反馈”闭环机制,群众无需在不同单位间往返周转,在综治大厅便可完成调解、立案、司法确认全流程服务,真正体现“一窗通办、一地解纷”的集成效能。
从“一元主导”到“多元协同”,解纷资源“全融合”
我们着力构建“调解优先、诉讼断后”的递进式解纷体系。自推行先行调解机制以来,成功化解纠纷416起,法官与调解员协同开展法律指导与情绪疏导,使大量矛盾消弭于萌芽。速裁团队嵌入式入驻,95件案件进入快速审理通道,平均审理周期压缩60%,彰显司法响应的“磐石速度”。同步引入诉前鉴定、执前督促等机制,从事前、事中控制纠纷增量,提升实质性化解水平。
从“统一供给”到“分众服务”,司法温度“零温差”
我们创新设立“涉企业务直通车”与“民生权益专席”,对企业纠纷实行“即收即立、专人专管、优先处置”,已组织60余名干警走访企业22家,覆盖300余人,助推营商环境法治化进程。对涉民生案件“当天受理、当天流转、快速裁判”,有效回应群众急难愁盼。同步设立“律师专属绿色通道”,推动审执工作与律师服务同频共振,以精细化服务提升司法协作质效。
接下来,磐石法院将持续优化“府院联动”治理模式,拓展服务半径、凝聚解纷合力,为新时代基层治理体系注入更具活力的司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