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质化入驻综治中心后,基层法院是如何发挥综治中心矛盾纠纷预防化解重要工作平台作用的?
基层法院在推动实现矛盾纠纷化解资源聚合、力量融合,让人民群众“最多跑一地”等方面的具体做法有哪些?成效又如何呢?
基层院长谈综治
让我们跟随基层法院院长的视角
听听他们的声音
本期院长
梨树县人民法院
党组书记、院长 张莹
近年来,梨树县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探索出一条与综治中心协作解纷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走进梨树县综治中心,千余平方米的大厅窗明几净,访、诉、裁、调四大功能区一目了然,法院、信访等13家单位常驻办公。在立案服务台,群众可便捷办理立案、缴纳诉讼费、领取司法确认书等业务,真正实现了“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梨树县综治中心自今年1月重新规划运行以来,法院服务窗口共接收土地、邻里、物业等纠纷960件,调解成功925件,调解成功率达96.4%。诉讼参与人来到综治中心后,先由导诉台分流:能调解的,由工作人员引导至调解区。调解成功后,当场出具司法确认书;调解不成的,直接在综治中心内立案,而不必再到人民法庭立案。“原来需要跑三四趟的事儿,没想到在综治中心一次就能解决,确实挺方便!”一起纠纷的当事人表示。
为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源头化解,梨树法院还充分借助综治中心平台贴近群众及资源整合的优势,对婚姻家庭、邻里矛盾等常见纠纷,社区网格员、人民调解员、职能部门优先介入,法院诉讼程序后置,努力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接下来,梨树法院将积极联动梨树县综治中心,充实员额法官和专业调解力量,做实人民调解指导,构建“法官+调解员+网格员”三级联动调解网格,利用信息化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联动调解,促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推动“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为司法赋能基层治理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