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为国捐躯的马技师

3c2ec0e6ff1556bce1cef27bfad68788.jpg

 向导王文玉介绍修械所原址情况。尹振贤摄

bb7ad4e6be4cc75107b3428ce35eb3f7.jpg

兵工厂沟大门(资料片)

  前不久,我们一行人踏查来到柳河县凉水境内回头沟一带密林深处,当年,这里是抗联重要的抗日游击区——金川河里抗日根据地。这是长白山龙岗山脉中段的哈泥河上游,因山多林密,地域偏僻,敌人不可轻易进入,是日伪统治势力比较薄弱的地区,也是抗日联军进行隐蔽和迂回作战的理想环境。在向导的指引下,我们来到兵工厂沟,找到当年马技师为抗联修理枪支、配制零件和制造弹药的修械所原址。
  马技师是一位无名英雄,人们只知道他姓马,便叫他马技师。他身材高大,相貌堂堂,操着一口山东口音,是一名憨直的山东大汉。1932年,唐聚五在通化一带誓师抗日时,马技师出于抗日救国之心,凭借着会铁匠手艺的专长,在辽宁民众自卫军总司令部下设的修械所里,承担了维修和自制枪炮的任务,为民众自卫军英勇杀敌贡献了才智和力量。辽宁民众自卫军失败遣散后,马技师抗日救国的热情更加强烈,他四处奔波,一心想找到共产党领导的杨靖宇队伍,好继续为抗日救国尽力。1934年夏天,在朋友的帮助下,马技师终于在柳河凉水河子的一个抗联密营里,找到了杨靖宇领导的抗联独立师。说来也巧,独立师中有一个人与马技师相识,马技师被引到杨靖宇住处时,正赶上杨靖宇向几个抗日军(即山林队)头目讲述抗日救国的道理及其当前斗争的形势。
  马技师只听闻杨靖宇的大名,并不认识其本人,与马技师相识的这个同志便小声向马技师介绍说,现在讲话的人,就是我们抗联部队的杨靖宇杨司令。马技师听后神情一震,立即把目光对准讲话人,垂手静听杨司令讲话。约有一个小时的工夫,杨靖宇讲话完毕,马技师被引见到杨司令面前,他急忙跪下向杨司令连磕3个响头,然后起身,向杨司令陈述了来意和志向。杨靖宇听后非常感动,对于抗联来说,马技师毛遂自荐,相当于雪中送炭。
  于是,抗联部队很快便在东榆树川里建起了一处修械所。马技师夫妇带着年幼的儿子和两名朝鲜族徒弟,驻扎在这深山密林中,为抗日部队修理枪支、制造零件和小型土炮。论技术,马技师的妻子还要略高一些,她把打过的子弹壳细心地修好,变废为宝,为部队节省军费开支。
  密林中的生活非常艰苦,吃的是靠秘密给养员冒着生命危险,穿沟越谷送上来的。由于讨伐队经常封锁山口,粮食供给送得不及时,战士具时常断顿。为了充饥,马技师他们便以山菜、蘑菇、野果为食,有时想改善一下生活,便由徒弟到山下哈泥河里用铁钎子扎几条鱼回来煮着吃。1935年深秋,榆树川上空经常有敌机盘旋,那是日寇在侦察河里后方基地。由于落叶渐多,山林显得空旷,建筑很容易暴露,加上讨伐队经常进山巡察,结果发现了马技师这个修械所的大体方位。
  一天,伪军邵本良带领两个连的兵力协同20余名日本侵略军,组成讨伐队进山讨伐。林中倒木交错,又遇上大雨,日伪军被浇成落汤鸡,在林子里转来转去迷了路。好容易转到了山下,突降暴雨使哈泥河水位上涨,无奈,讨伐队又折回密林。
  在返回密林途中,一个眼尖的伪军发现一个地窨子,伪军大声嚷嚷,只见地窨子里走出来一个人,这人姓那,外号叫“那炮”,是个跑腿子。看见“那炮”,日伪军乐了,马上掏出航拍地图查阅,认定修械所就在“那炮”所住的地窨子附近,便威逼“那炮”带路去查找修械所。在敌人刺刀的威逼下,“那炮”吓得腿都站不稳了,战战兢兢地在前面带路,把日伪军领到了修械所。
  因为“那炮”的带路,给马技师一家和两个徒弟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
  对于敌人突如其来的包围,马技师等人在修械所里毫无察觉。一个徒弟出来上厕所发现敌情时,突围已经来不及了。当这个徒弟刚退回屋内时,敌人的机枪就响了。马技师冲出屋门,双手拿枪向敌人射击,其他三人也相继拿枪应战。这时,敌人一枚炮弹将地窨子轰倒,修械所立刻变成了火海,马技师等人全部以身殉国。
  修械所被讨伐队破坏后,被服厂、地下粮库和临时医院等相继遭到毁灭性破坏。
  兵工厂沟原叫东榆树川沟。马技师牺牲后,回头沟的群众为了纪念他和他的战友,便把东榆树川沟称为兵工厂沟,并沿袭至今。
  尹振贤
分享到:
通化市长安网

主办单位: 中共吉林省委政法委员会 吉ICP备10201797号-3